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政治上:①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关,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从而强化中央集权。②派文臣做地方官,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度。在知州特设“通判”为知州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务,以分知州权力。
财政上:①北宋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②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数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财政,有益于维护保持社会稳定。
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统兵但无发兵之权,定期换防。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
思想文化上:宋太祖为了改变唐末以来“长枪大剑”武将跋扈的局面,防止武将专政,割据分裂,北宋开启“偃武兴文”,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