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吉林中考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吉林中考 > 吉林中考试题 > 吉林语文试题 > 正文

    2023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文/董玉莹

    202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练习

    语文试题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 23 道小题。共 8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为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8 分)

    一种文化延续五六千年,文学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尽管古代文明发源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唯有汉字一直没有中断地延续至今。从《说文解字》的小篆看甲骨文,你还是能够认识它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是非常幸运的。

    拥有了汉字,( )能阅读数千年的典籍,获得文化,借鉴历史。我们应当热爱汉字, 敬畏汉字,努力去学习汉字,理解汉字,这是现代公民首先要有的一种文化素养。我们应该让这种古老的汉字 huàn 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能够在我们手里不断传衍,让它走向

    世界,走向未来。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横线处填汉字。(2 分)

    (1) 载. 体 (2) huàn 发

    2. 在文中括号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就 B.却 C.才 D.也

    3. 下列选项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

    A.文化 B.借鉴 C.素养 D. 典籍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具书的是( )(2 分)

    A.《成语词典》 B.《资治通鉴》 C.《现代汉语词典》 D. 《说文解字》

    5. 古诗文默写填空。(7 分)

    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⑵□□□□□,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表现自己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的诗句是:□□□□,□□□□□?

    ⑷期许与现实往往存在矛盾。尽管人生会有低谷,我们也昂扬激情,冲出迷茫,用李白

    《行路难》中的“□□□□□□□,□□□□□□□”两句激励自己满怀自信,昂扬奋进。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 6~8 题。(7 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B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 本文作者是 (朝代)诗人 (人名)。(2 分)

    7. 关于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B.(有人就)要求他再回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C.(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于是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管魏晋了。

    D.渔人既然出来了,就找到他的船,顺着有方向的路划回去,处处做了记号。 8.根据选文,分析桃花源美在何处?(3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 9~11 题。(8 分)

    白鹿洞在庐山之南,自唐李渤辟为书舍,南唐始建为学,宋初始置为书院,后废。至.淳熙己亥,朱子①守南康,访寻遗址,奏复其旧,条列教规以示学者,于是鹿洞之名益.著。迨② 象山陆子③访朱子于鹿洞,讲“君子喻于义”一章,是又鹿洞讲书之最著也。数百年来,凡官长师儒以逮④生徒,至斯.地也,靡⑤不殷然⑥兴起,其慕道向学之意,《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盖前哲之流风余泽其及人远矣!

    (节选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 [注释]①朱子:朱熹。②迨:等到。③陆子:陆九渊。④以逮:这里引申为“以至”。⑤靡:无。⑥殷然: 深情、动情的样子。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至.淳熙己亥 至:

    (2)鹿洞之名益.著 益:

    (3) 至 斯. 地 也 斯 :

    10.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盖前哲之流风/余泽其及人远矣!

    B. 盖前哲之流风余泽其/及人远矣! C.盖前哲之流风余泽/其及人远矣! D.盖前哲之流/风余泽其及人远矣!

    11.阅读选文,分析“鹿洞书院”成为历史上有影响力的著名书院的原因。(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7 分)

    古建匠意 王博

    ①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屋顶,房屋面积越大,屋顶也就越大。屋顶的形状通常是曲面形的,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较高,中间较低,整个屋顶形成一条曲线。屋顶通过曲面和曲线处理后,上部巍然高崇,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檐部如翼轻展, 摆脱了沉重和笨拙的感觉,显得轻盈飘逸,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再加上一些非功能性的装饰,使得中国古建筑更富有人文的情趣,古代文人们将此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②中国人的大屋顶的情结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们从汉墓穴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大屋顶,从宫殿、陵墓、寺庙到民居,莫不如此。中国建筑的大屋顶从屋面、屋脊到屋檐没有一处不是曲线形的。

    ③古中国人为什么对大屋顶情有独钟呢?从功能上看,除了满足封建自然经济就地取材的需要以外,大屋顶建筑还可以避免屋顶被雨水侵蚀,而且大屋顶的曲线造型相对来说便于采光和排水;从建筑文化上看,大屋顶渗透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行为规范, 崇尚等级名分,讲求兼济天下;此外,道家的精神也深深地烙刻在大屋顶上,注重天人和谐、因天循道,崇尚隐逸虚静、清高恬淡。在建筑历史的发展中,古代中国人的大屋顶情怀始终如一,即使是崇尚至高精神的佛教建筑文化也没有冲击到大屋顶的正统地位,相反却融入到中国建筑的特色当中。

    ④为了支撑大屋顶的重量,古代中国的工匠们发明了斗拱,它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斗拱位于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支挑着伸出的屋檐。“拱” 是指弓形的短木,古代的木匠将拱从柱子和梁上伸出,层层累加,使得屋檐伸出屋身之外, 两层拱之间用方木块相垫,小方木形如斗,这种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根据记载,战国时期就有斗拱的形象。汉代时期,斗拱被用在建筑上,唐、宋时期,斗拱的形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唐代,柱子上的斗拱有 4 层拱木相叠,

    层层挑出,使大殿的屋檐伸出墙体 4 米之远,整座斗拱的高度有 2 米,几乎是柱身的一半。随着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的尺寸日渐缩小,房屋的墙体普遍用砖,房屋出挑也逐渐缩短,斗拱在屋檐下的支挑作用被弱化。明、清时期,斗拱逐渐成为一种装饰性的构件,

    也成为了官员们地位高低的标志。

    ⑤历史证明,有着上千年木构架建筑历史沉淀的古代中国人对于“木材”的阅读能力远高于现代人。如果说木构架的大屋顶是长袍与马褂的关系,那么如今钢筋混凝土的大屋顶却有着哗众取宠的嫌疑。恰如唐代张彦远所说:“得其形似,而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

    (选自《中国建筑:你离世界有多远》)

    12.根据文章第③自然段概括中国人对大屋顶情有独钟的原因。(2 分)

    13.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 分)

    A.中国古代建筑形态最显著的就是大屋顶,屋顶的形状都是曲面形的。

    B. 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大屋顶富有人文的情趣。

    C. 第④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斗拱”从战国时期到明、清时代的发展变化。 D.作者认为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屋顶,建筑的形态虽能形似却缺少意韵。

    14.关于“斗拱”的介绍,下面链接材料与第④自然段内容有何异同?(3 分)

    【链接材料】

    中国建筑的第二个显著特征,便是屋顶的“斗栱”部分。最初檐承于椽,椽承于檐桁, 桁则架于梁墙。此梁端既是由梁架延长,伸出柱的外边。但高大的建筑物出檐既深,单指梁端支持,势必不胜,结果必产生重叠木“翘”支于梁端之下。但单籍木翘不够担全檐沿的重量,尤其是建筑物愈大,两柱间之距离也愈远,所以又生左右岔出的横“栱”来接受“檐桁”。这前后的木翘,左右的横栱,结合而成的“斗栱”全部。

    (摘自《中国建筑常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9 题。(15 分)

    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赵丽宏

    赵冷月先生是我钦敬的书法大家。我见过他几次,并无交往。他的名字中有一个冷字, 但给我的印象,这是一位和善的老先生,彬彬有礼,温润儒雅。在我的记忆中,他的脸上总是含着谦和的微笑,耐心地倾听旁人言说,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架子。我为什么钦敬他?当然是因为他写的书法,从他的墨迹中,可以识见他的性情和为人,感受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也可以发现一个艺术家的心路轨迹和艺术追求的屐痕。

    我从小养成一种习惯,读书,喜欢透过书中的文字,分析揣测写作者的性情,只要用心阅读,一定可以窥见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个真人。所以很多作家,虽然永无机会谋面,但在印

    象和记忆中,他们却是我熟悉的朋友。读书法家的墨迹,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阅字可识人。墨写的字,有血肉有灵性,笔墨之中,涵藏着书者的情感、思想和学识。一个性情中人,必定会将自己的真性情倾注在砚纸之间,笔笔见性情,字字映心迹。

    我读冷月先生的书法,不仅欣赏酣畅优美的线条墨韵,也留意他书写什么内容。他写古人的话,披露的是自己的信念和胸襟。他写“惟善以为宝”,写“道义无古今,功名有是非”,写“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教后来恒业,日读日耕”,写“真率中还存礼意,深微地始见文心”,写“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这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通过这些文字,凸显在读者面前。

    冷月先生的书法成就,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过精妙的评论。年轻时读冷月先生的书法作品, 感觉他是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的古老传统,他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传承者,也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实践者。从他的一些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艺术追求的轨迹, 他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是借老子的话阐述艺术的基础,那就是脚踏实地;他写“揽齐鲁一代胜迹,校汉魏六朝残碑”,说的是对书法传统的博采众长;他写“守独悟同,别微见显;辞高居下,置意就难”,是他所坚持的艺术品格。他很多次写庄子语录“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是他心向往之的艺术境界,他晚年的书法艺术所展示的,正是这样的境界。

    赵冷月先生书法生涯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他晚年的变法求新。对一个功成名就、誉满天下的老艺术家来说,要摆脱已有的风格,走一条新路,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我见过一些追求新奇的书法作品,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龇牙咧嘴,让人难以辨认。这样的新,会引来几声惊叹,但难得审美的共鸣,相信也不会有生命力。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洗尽铅华, 归真返璞,将苍劲和童真融合为一体,看似不讲究章法,布局随意,笔墨中有孩童般的稚拙, 但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冲淡的深沉,能窥见一个历尽沧桑的智者宁静幽邃的心境。他很多次书写杜甫的诗句“书贵瘦硬方通神”,写对联“杜陵评书贵瘦硬,放翁拄杖且通神”,这也许是他晚年书法的秘诀之一。他晚年的字,无论写什么字体,笔下都是瘦硬枯涩的线条。他的楷书中,有隶书、魏碑甚至篆书的意味,对他而言,写什么字体已不重要,落笔可以随心所欲,把自己所理解的书法艺术融汇贯通在笔墨中。浩瀚的书法艺术如一棵茂盛的大树, 长在他的心里,根深叶茂,随便怎么描绘,这棵大树总是自然而美妙的。年过古稀之后,冷月先生用他“瘦硬”的笔墨描绘这棵大树时,为读者展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视角。

    冷月先生变法后的墨迹,并非都是瘦硬枯涩的线条,也有浓墨淋漓的时候,他写的一些大字,笔力千钧,大气酣畅。他写一个“墨”字,浓墨重彩,满纸灵动,让人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深沉浓烈的情感。他用浓墨写“心之韵”,“蓦直去”,写“独坐观心”,“默悟通一”,都是大字,线条非但不“瘦硬”,还写得粗犷滋润,感觉他的笔墨如江河急流,如苍山烟云,在纸上奔腾、弥漫,虽然静默无声,却有幽远的回声轰鸣不绝。

    读赵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作品,竟使我联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读者并非只是孩子,从尚未开蒙的幼童一直到历尽沧桑的老人,都可以在他的文字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性。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和安徒生的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真诚,朴素,单纯,明澈, 孩童般的外表下,深藏着睿智深沉的心。

    (选自《书卷的气息》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通过赵冷月先生书写的文字,我们可见一位仁厚的长者形象。B.他借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阐述脚踏实地是艺术的基础。C.晚年的赵先生因为已经功成名就,所以写什么字体已不重要。D.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是作者对赵冷月先生的钦佩和尊敬之情。

    16.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3 分)

    (1) 我见过一些追求新奇的书法作品,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龇牙咧嘴,让人难以辨认。

    (2) 浩瀚的书法艺术如一棵茂盛的大树,长在他的心里,根深叶茂,随便怎么描绘,这棵大树总是自然而美妙的。

    17.作者在文中给予了赵冷月先生很高的评价,请抄录其中一处对他评价性的语句。(2 分)

    18.如何理解“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和安徒生的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句的含义。(4 分)

    19.文章以《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为题,有什么作用?(4 分)

    (五)名著阅读(8 分)

    20.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月主题活动,同学们结合语文老师下发的任务单,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实践。

    【任务一】书目选择,主题导引

    所谓目之所及,皆有所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确定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将作者补充完整。你选主题( ),作者分别是 , 。(3 分)

    【任务二】故事驿站,人物画廊

    你对所选主题的《 》(书名)特别感兴趣,想和大家分享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是 。

    (要求:简述此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 分)

    【任务三】精读深思,学以致用

    经典名著要想阅读深入,方法的选择必不可少。请结合你所选择主题中作品的具体内容,

    介绍一本书的阅读方法。(2 分)

    三、综合实践(10 分)

    21.按要求完成任务。

    杭州 2022 年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亚组委希望通过这次体育盛会让亚洲各国近距离的了解大美中国。“多彩神州”展区向吉林省发出邀约,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 “多彩之美”绘名片

    “雾凇”作为世界四大奇景之一,是“多彩神州”明信片中吉林省的代言,请你在明信片指定位置,对“雾凇”进行介绍。

    要求:体现雾凇特点,语言优美流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 30 字。(4 分)

    IMG_256

    (2) “文化之旅”思传承

    随着活动的升温,吉林人民对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也与日俱增。根据下面两个表格,你获得的结论是什么?(2 分)

    IMG_257

    (3) “国礼之辩”巧留言

    对于伴手礼“非遗剪纸”图案的选择,广大网友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非遗剪纸应强调“原汁原味”。剪纸伴手礼应以民间的传统图案和技法为主。观点二:时代在进步,剪纸也应有所变革。剪纸伴手礼应追求“创新”与“时尚”。 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 分)

    四、作文(50 分)

    22.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你是我的超级英雄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能被‘喜欢的事’与‘想做的事’充满,难道不是最好么?”这是中国女足队员王霜的人生格言。对王霜来说,在足球路上不断前行正是二者的统一体,而这也是她始终坚持在做的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⑴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⑷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⑸不少于 600 字。

    相关阅读

    2023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13

    2023银川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13

    2023北京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09

    2023合肥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09

    2023福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08

    2023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8

    202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08

    2023年湖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3

    2023年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3

    2023长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2

    2023年甘肃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2

    2023年宁夏银川英才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02

    2023年盐城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1

    2023年德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2-01

    2023镇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