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玄宗的昏庸和朝廷腐败:唐玄宗晚年追求享乐,导致朝政腐败,杨贵妃得宠和重用奸臣杨国忠,使得朝政更加混乱。
2、土地兼并导致的农民流亡: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均田制破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3、节度使权力过大:边防的节度使权力过大,形成地方最强的势力,最终发展成为地方割据的局面。
4、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加剧了社会矛盾,尤其是唐玄宗后期,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文臣与武将矛盾加剧。
5、民族矛盾和贵族内讧:民族矛盾和贵族内讧也是导致安史之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动荡和人口减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社会动荡不安,民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一去不复返。唐朝人口由于叛乱而减少了三分之二,社会生活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中央政府权力衰微: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扩大了军镇制度,并在重要州设立节度使,但这也使得唐朝中央权力变得衰微。后来的唐朝节度使权势扩大,藩镇割据的局面日益严重。
政治权力向少数精英聚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士族统治的时代,许多家族通过借重官职、占据统治阶级和军队内廷等方式掌握了政权。同时,官僚阶层和贵族成为唐朝政治中的两个主要势力。
军队不再中央集权:唐朝安史之乱后,军队分散在各个藩镇之中,削弱了唐朝的战斗力和统一战略,一些拥有兵权的军阀势力也越来越强大,导致唐朝军队不再中央集权。
经济困境和对百姓的剥削:安史之乱使唐朝损失了六千万人口,朝廷财政变得十分困难,为了维持统治,朝廷只得加重税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
文化多元化和丰富性:在文化方面,安史之乱之前的神秘主义渐渐被许多新思潮所取代,各种各样的思想滋生纷至沓来,进一步推动了唐朝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安禄山等胡人担任镇守边镇的节度使,放任其拥兵自重,使得安禄山获得叛唐的实力和野心。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互相倾轧,两人的斗争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导火索。安禄山及部下史思明以奉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