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放过任何角落
在学习历史时,大字小字、批注、插图及其说明都要看,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高考历史复习中,对课本上的图表、注释、“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小字部分等平时不太注意的“边角知识”进行一次大清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专家会根据与题目相关的教材知识敲定成题。
2.整理笔记
抄录书里是整理笔记的好方法。可以将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提高历史语言表达的完善度和专业度。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把笔记记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将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得分更高。
同时,整理笔记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个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方便日后复习、使用。
3.分专题总结
自己总结专题效果最好,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等,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可以参考一些专题总结的方法,分专题整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总结、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外交变迁、各个国家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和差异总结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补充高考热点专题考点。
此外,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对专题进行概括,但自己总结能更好地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1.多渠道学习
学习历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选择丰富的学习资源至关重要。教科书是基础,历史著作能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在线课程则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
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随时查阅各种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特定主题,还能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图书馆也是宝藏之地,丰富的藏书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参观博物馆、遗址和纪念地等,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历史场景和文物遗迹。参观兵马俑,可以直观地感受秦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和高超的雕塑技艺;游览故宫,能体会到明清两代的皇家气派。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积极参与历史讨论和研究,与他人交流观点和思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可以参加历史学习小组、线上论坛或者学术研讨会等,分享自己的见解,听取他人的看法,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阅读与复习
大量阅读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诗词歌赋中常常蕴含着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历史小说则以生动的故事展现历史,如《红顶商人胡雪岩》通过胡雪岩的一生,反映了清朝的商业和政治环境。复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采用快速背历史的小窍门,如图像法、比较记忆法等。
图像法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将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比较记忆法可以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防止张冠李戴。
3.做试题
选择题审清两个元素,不管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非选择题要从把握六种题型、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等方面着手。同时,可以学习历史答题规律的视频内容,掌握每种题型的得分点和答题步骤。还可以采用历史比较法,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观点作出评论,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