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的作文题,很多考生想必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今年的题目从形式上看还是熟悉的“上海味道”,延续了近些年上海市中考作文的几大常规设置。全命题的要点是概念的确定性和限制的明确性。所谓概念的确定性,是指概念一般用本义,而不是比喻义、隐含义等。本题中,核心概念是“事”,就是指事情、事件,没有什么歧义。今年的作文题仍旧延续这种双短语的形式,采用的是“事件+感受”的短语组合。
今年的考题在总体常规下也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巧思,主要体现在题目中的形容词“带劲”上。“带劲”一词多出现于安徽皖北、河南的方言中,是一个积极色彩的形容词,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你可以在库里成功投下一个三分时说“这球真带劲!”,也可以在向小伙伴安利一样国货之光时说“这笔真带劲!”,还可以在吃到一口地道的地方美食时说“就是这口,真带劲!”——从这几个例子中大家大约可以领会“带劲”这个万能形容词的使用场合和语体色彩,它和早前流行的网络语“给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体到今天的作文题,题目中核心概念“事”已经将它的语境义限制在:事情给人带来的“振奋”“激动”“爽”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⑴ “小我+大我”,选出有新意的立意与素材
古人认为“不召自来”的陈言套话没事“老生常谈”,跟作文是“创作性劳作”的本质相违背,所以主张不用,而要“心精独运”,写出新意之作。
⑵ “具体而有波折”的事情发展过程
题目中的“这事”似乎将作文主题限制在写一件事,但是在中考作文的体量要求下只写一件事较难达到“内容充实”的标准。既要有意识地聚焦于一件事,又要写出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将“这件事”写得内容详尽、波澜起伏,才能使文章在内容体量和结构精巧度上达到较高的标准。
⑶ “真善美”又“接地气”的自我生活体验
中考作文的涉及范围一直是固定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我成长历程,前三者中固然也有“我”的体验,但表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论我们写的“这件带劲的事”是学校中的事、家庭中的事还是社会中的事,重要的是一定是“我”有亲身经历、真实感受的事。它是“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做到的”,最重要的是“我有所感触有所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