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怕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1、患:忧虑,以为患(赵人患鼠)作动词。
2、乞:求,讨。
3、于:在。
4、中山:古国名,在今河北正定东北。
5、予:给予。
6、善:擅长,善于。
7、盍去诸:为何不把它赶走呢?盍,何不,为什么不。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8、是:这。
9、夫:那(若之何去夫猫)(发语词)。
10、穿:凿穿。
11、垣墉:墙壁。
12、病:害处。
13、弗:不。
14、食:吃。
15、耳:罢了。
16、去:距离。
17、若:你。
18、之何:为什么。
1、赵人患鼠是一则寓言,看似说猫的事,实则谈的是如何用人的问题。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要看到长处,取其所长。
2、对于可以接受的缺点,可以适当容忍,或容其改正,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应求全责备。用人者要识大局,明确自己的总体目标,以此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
3、历史上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给予重用,促成功业的人很多,曹操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4、要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权衡得失利弊,同时,还要看清得与失,利与弊,哪方面是主要的,从而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