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长江的水量受降水影响显著,夏季水位高,水量大;而冬季则形成枯水期,水量减少。
汛期:由于长江流域雨季较长,因此汛期也相对较长。
含沙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含沙量较小。
结冰期:长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所以无结冰期。
流速:长江中上游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而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流速较平缓,航运价值高。
长江的长度是6300余千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最后注入东海。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千米。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千米。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码头文化
由于长江流域特殊的地理风貌,使长江上的码头风情很有特色。长江流域地貌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早期,上游人口相对稀少,城镇经济并不太发达,码头往往就成为一个城镇商品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往往是商家云集,八方杂处。
古代长江上的城镇一般是城门面江,下临街提直通江面,江面上趸船边木帆船桅杆林立,遮蔽大片江面,通往码头的石梯两边往往草蓬相连,商人在内叫卖不断。码头人头攒动,力夫、客人、商贩等往来穿梭。
过去木船航行时间长,而且风险大,生死往往一瞬间,船工和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强烈需要情感的补充,所以沿江码头往往是妓院、烟馆、戏院、赌场最多的地方。奉节旧时为夔州府治,是出入四川的咽喉之地,经济军事地位非常重要,码头热闹非凡,各种船舶云集。一到了晚上,到处都是灯红酒绿,卖艺人到处都是(在夔州当时叫“唱灯儿”),一时笙歌在江面回荡。
南京的秦淮河在古代更是出名。史书上有名的“十里秦淮”在东晋以来就成为粉黛佳丽、南曲靡靡的代名词。其实这些都是码头文化的真实体现。
美食文化
长江流域饮食文化近两千年来在中国居领导潮流的地位,尤以其中的几大菜系独具特色。
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对于人类生息总体上是十分优越的,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十分容易满足,有更多的时间研究饮食文化。尤其是唐宋以来,随着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上升,人口大增,经济实力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长江流域饮食文化之深厚远胜于北方地区。
明清时期,随着移民运动的进行,各地移民的饮食文化在长江流域来了一个大杂烩,而且随着境外的饮食用料进入中国长江流域,特别是辣椒在长江中上游的生根,为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中国的菜系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