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
略读和精读:略读可快速了解书籍主旨,通过读目录和挑选章节加深总体印象,节省时间掌握重点。精读则要求全身心投入,逐字逐句精思熟读,调动多种感官,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由薄到厚读书法:初读文章时,对不懂的地方多花时间,查字典、深入思考、加注解、看参考资料,把书读懂读透。遇到别的概念和结论追根溯源,使书“由薄变厚”,收获更多。
学会快速阅读:培养阅读同时思考的能力,根据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多读书,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形成阅读技能。
会作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积累阅读成果、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做好圈点勾画,用不同记号标记生动字词、精彩描写、精辟论述等,读书后写出心得体会或对原文的发挥与意见。
(二)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答题技巧
细节题型:分为主要描写题和细节描写题。注意大体定位和细节要素定位,分析人物性格形象、特征及内在逻辑。大致定位可分为表现事物本身特征和逻辑、表现人物所处社会环境、表现所处历史环境三类。需要有较好语感和准确语法基础。
归纳题型:包括归纳题干和归纳题干关键词。归纳题干时要根据材料分析判断人物形象的时代背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部分选择人物。归纳题干关键词时,注意题干中的提示,研究细节描写中的关键字、关键句,选择合适人物和场景。
感情色彩题型:主要描写动作或物件,感情色彩要符合人物性格。说明人物性格,表现物件特点,注意语言力度、面部表情、环境灯光等。在描写人物形象时,要表现人物个性。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
广泛阅读:增加阅读量,积累词汇和句型。多读优秀课外读物和经典名著,感悟文化内涵,掌握阅读技巧。可多看名著解析,发掘文化内涵。
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观点和想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注意语文阅读指导,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阅读方法,如跟着老师提出的线索阅读,找出重点、难点。
古诗词笔记:七年级上册课本重点古诗复习详细笔记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七年级的古诗笔记可以这样做:第一步,将古诗誊抄至笔记本中。第二步,将古诗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和文化常识写在笔记中。第三步,可以将古诗的鉴赏写在笔记本中以便日后考试考到这个古诗词可以做出来。第四步,就是将相似的古诗标记在笔记本上。
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初中语文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和学习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然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导读写训练,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七步法整理课堂笔记。
一、忆。“趁热打铁”,即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二、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一般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简单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四、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五、分。以文字(最好是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